mg4355电子线路检测官网

mg4355官网2022级MTA研究生赴韶关丹霞山开展移动课堂

2023-05-24 09:56:00 | 点击: | 收藏本文

为让学生深入认识与理解“旅游+教育”发展新理念,启发学生对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思考,520日至521日,学院院长刘俊带队赴韶关市丹霞山旅游景区开展《研学旅行与旅游教育创新》移动课堂,主题为“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旅游景区‘旅游+教育’转型”,副院长郭华、研究生辅导员郭谌涛、实验员杨君龙及2022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全体学生参加。

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,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,先后被授予了世界地质公园、世界自然遗产、国家AAAAA旅游景区等称号。在文旅融合和旅游需求品质化提升背景下,丹霞山大力探索由传统旅游目的地向“旅游+教育”综合目的地转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就,打造了一批集住宿与教育相融合的民宿客栈,研发了一系列本土文化课程,培育了一支专门从事“旅游+教育”的人才队伍。2019年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7个国家上百支队伍前来考察学习,包含了林业部门、文旅部门、教育部门以及高校专家学者等,受到社会和旅游行业的广泛关注。

图片 1.png

骄阳杲杲,绿意盎然。活动首日,学院师生来到韶关丹霞山景区,在丹霞山自然学校校长余东亮的带领下,围绕丹霞山长老峰科考一号线路,开展了关于丹霞地质地貌、生物多样性及丹霞人文等板块的研学实践。余东亮首先向师生讲解了丹霞山科考一号线的概况,路线起于锦岩寺山门,终至锦石山寺,途经能够了解自然沉积结构现象、巷谷特征及风化侵蚀洞穴等科普知识。然后,在科考过程中,余东亮运用理论讲解与感觉体验相结合的形式,讲述了沿途地质景观的构成元素、形成原因及变化趋势和特有植物等知识;最后,经过一个多小时跋涉,师生队伍来到了科考线路的终点——锦石岩寺,近距离欣赏了危岩峭崿的锦岩大赤壁,被自然巧匠的惊天作品所震撼。两小时的登山路程,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,既饱览了丹霞风光,又获得丹霞知识、启发了研学思考,不觉疲倦。随后,各学生小组根据选题开始了调研学习活动。

朝晖耀耀,雾霭流岚。次日清晨,学院师生来到丹霞山地质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。余东亮借助博物馆丹霞山景区沙盘模型,为师生们详细讲解了景区整体规模、景点构成部分,同时,还分别介绍了依托各个景点特色建立的九条不同的科考线路,其内容涉及到地质、天文、鸟类、植物、生态、人文等科普知识。随后,师生来到博物馆丹霞地貌厅,余东亮向大家展示了地质科普中模拟岩石沉积的工具,其设计初衷是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丹霞地貌的形成。

参观完后,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、学院MTA校外导师陈昉受邀在博物馆教室为mg4355官网学生进行授课。陈昉主任以“中国丹霞”为我国第40项世界遗产,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为切入点,引出主题《结缘世界遗产12年》。通过讲述“世界遗产是什么”、“中国有哪些世界非遗”、“申遗标准”,逐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。又讲到“中国丹霞”申遗成功是跨越十几年的艰辛与努力的结果,从90年代彭华教授开始呼吁申遗,经过多方协作改进到2010才申遗成功,足以说明成为世界遗产并非易事。为何千辛万苦推动中国丹霞申遗,是让丹霞山从中国走向世界、从旅游景区转变人类瑰宝、从消耗利用到可持续发展。回顾过去,现在丹霞山在原有的旅游属性上增添了教育功能,展望未来,丹霞山要形成全员全域参与的学习成长型旅游科普社区。课程结束后,同学们内心澎湃、启迪甚多纷纷举手提问,对于同学们的问题,陈昉老师都进行了热心、细致的回答。

紧接着,各调研小组总结汇报调研成果,刘俊、陈昉为汇报会评委。四个小组的汇报人刘雪君、卢昌伟、沈敏就、李琛对各自组依据选题调研丹霞山一号线的结果进行了阐述,内容包括:景区发展理念、发展规划、设施配备、课程研发、服务标准、人才培养等面临的痛点和应对策略。点评环节,陈昉首先肯定了同学们认真严谨,踏实创新的学术态度,然后对各组在研究深度、汇报内容及展示形式上的不足给予了建议,最后,就各组调研总结的景区发展的实际痛点进行了回应,并表示感谢同学们为丹霞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建议。

最后,院长刘俊对本次移动课堂进行总结发言,对丹霞山管理委员会的倾情支持表示感谢,特别是其打造的研学丹霞项目是“旅游+教育”理念应用于转型实践的典型,为同学们深入学习理论知识,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提供实地研究机会。